健康養生
艾灸系列之艾條的拿法和艾灸的手法

艾條拿法有三種:
一種為托艾法,用我們的拇指,其余的三個手指啊托住這個艾條,放松托住艾條手心朝上。
一種為持艾法, 豎起來就像握毛筆一樣。
一種為拿艾法,與托艾法相似,只是手心朝下。
這三種方法一定要把小拇指翹起來,假想把病人之氣從小拇指散走,給自己施灸時小拇指可以不翹起。
艾灸手法有四種
一是“回旋運氣法”
以一個穴為中心點,在穴位上順時針或逆時針畫圓,用心去感受這一圈一圈火,在你身上在旋轉。男子繞八圈,女子繞七圈,畫完一組,把手放下去,輕輕地放著,揉一揉,把火氣揉到穴位里去,灸得局部發紅發潮即可,其效果是“開穴”。
二是“懸定攏氣法”
懸,就是飄在上邊。定,就是不動。所謂的懸定就是絕不能動,一定要不動,一點都不動,越靜下來越好。把艾條懸在穴位上方,用心感受火往下走滲透到穴位里,男子數三八二十四下,女子數三七二十一下。然后用手掌心按在穴位上用點力向下壓,灸的時候你一壓,這熱氣唰就能走進去,然后先慢慢松勁,然后在抬起手,繼續下一組。
三是“雀啄壓氣法”
雀啄就像小鳥一樣。“雀啄”用托艾法,小火頭一上一下的,一起一落的在穴位上進行施啄。這時候的小手指更重要,他不但要往外排邪氣。還可以作為一個尺,一個卡尺。如果沒這手指你要啄的時候不熟悉,容易燙傷。往下走的時候,要慢一點。起來的時候稍快一點,次數為兩輕一重。輕,就是高一點,往下走的時候要高點,數兩下,拉起來,在往下走,數兩下,拉起來,第三次往下走,數兩下,然后火頭往低走點“啄”一下,再拉起來。此謂兩輕一重。兩輕一重啄完以后,輕輕地捶一捶,把它淤積的這個熱氣和氣給疏散一下,輕輕地捶一捶,然后接著啄,這是雀啄壓氣法。
四是“擺尾行氣法”
擺尾顧名思意就是像尾巴一樣擺來擺去。這里面分兩個,一是大擺尾和小擺尾。大擺尾是沿著人體的經絡或者人體的肢體的走向,進行長線距離的擺尾。小擺尾是在局部或者是穴位上進行擺尾。男子擺動八次,女子擺動七次,然后用手向下推推。那么做這個動作的時候,別把這個火擺在身上的肉上,注意安全。
艾條施灸時要做到輕和重要結合,什么叫輕和重呢?如果你總是這么溫溫地烤它,效果慢。在你灸的過程中要“下火”,就是火要往下低一點,就是感覺到有灼痛。如果沒有灼痛感的話,你這效果大減一半。你不刺激,我們體內本有的這個能量就發不出來。
標簽: 艾灸養生